“手抖”就是帕金森病嗎?帕金森病逐漸年輕化,拖著不治致殘率高
57歲的金先生在10年前突然感到雙手有點顫抖,吃飯時端碗困難,但由于對帕金森病不了解而未予以重視。
無獨有偶,10年前,41歲的周先生發現自己在激動時雙手會不停地顫抖,但一直沒太在意,即使醫生診斷為帕金森病并建議用藥,考慮到藥物有副作用,他遲遲沒有吃藥
由于帕金森病早期癥狀
與老年癡呆癥非常像
甚至被誤認為老年人正常表現
導致患者的就診率非常低
常出現漏診現象
今天,有請專家
為大家科普
帕金森病的認識誤區
1.老年人才會得帕金森?
錯!帕金森病的確常見于老年人,其中65歲以上老人患病率約有1.7%。但近年來,帕金森病呈現年輕化趨勢,很多人四、五十歲開始發病。由于精神壓力較大,中年患者的表現更為痛苦。
2.“手抖”就是帕金森?
錯!帕金森病的初始癥狀多表現為“手抖”,但并非出現“手抖”癥狀就是得了帕金森病。過度勞累后、甲亢、腦動脈硬化等疾病也會引發“手抖”癥狀。
3.帕金森病是一種致命疾?
錯!帕金森病一般不會影響壽命,但如果不規范治療,并發癥會對生活造成嚴重影響。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,治療藥物推陳出新,手術治療方案不斷精進,越來越多的患者能維持較高的生活質量。
4.帕金森病患者都需要做手術?
錯!一般來說,早期藥物治療效果明顯,但隨著時間的推移,效果逐漸下降。一旦出現嚴重的運動障礙或異動癥,可以考慮手術治療。但并非所有帕金森病患者都要手術,手術治療有嚴格的適應癥和禁忌癥,需要醫生全面評估。
5.反正帕金森病治不好,不治了!
錯!帕金森病病程長,不積極治療致殘率高,還會出現各種并發癥,如肺炎、骨折、感染等。不僅對患者身體造成影響,還會給家庭和社會造成負擔。
6.手術以后可以不吃藥?
錯!帕金森病手術(腦起搏器植入術)可以明顯改善運動癥狀,但不能根治疾病。術后仍需應用藥物進行治療,但在醫生指導下可減少劑量。
7.得了帕金森病,應多臥床休息?
錯!有些患者畏懼出門和活動,排斥一切運動。事實上,運動有助于帕金森病的康復。研究顯示,有氧鍛煉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有氧健康狀況、運動功能、疲勞、情緒和認知功能。
TAG:
相關文章
- 經顱磁腦反射電療儀(全新一代腦循環治療儀)系列產品上市,招商進行中.......09-18
- 教育部將抑郁癥篩查納入學生體檢11-24
- 嚴格消殺,積極應對,服務至上,安心防疫11-08
- 第四屆中國康復輔具產業創新大會現場直擊10-23
- 圓夢金秋,渡康筑夢—公益助學計劃現場直擊10-23
- CMEF第三日‖斗志昂揚,精彩持續10-23
- CMEF第二日‖關注渡康,關注康復之路10-23
- CMEF直擊‖盛裝以待,誠邀您來10-23
- 老人失眠怎么辦?04-12
發表留言
評論加載中...
|